1个回答花卉绿植养护专题活动
- 1.炭疽病在病害发生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溶液,75%线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溶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溶液喷雾防治,隔7~10天再喷1次。
2.黑斑病新叶展开时,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75%白菌清5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7~10天1次,连喷3~4次。
3.立枯病发病初期可喷洒38%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或41%聚砹.嘧霉胺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隔7~10天喷1次。或将“大将军”和“门神”按600倍液稀释,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及栽前苗床每平方米浇灌3升。在定植时或定植后及预期病害常发期前,将“大将军”按600倍液稀释,进行灌根,每7天用药1次,用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育苗时,用根部型“大将军”药剂按每平方米2~4克,对苗床进行喷淋。定植前后,可将稀释1500~3000倍液,每株灌根200毫升,间隔3个月用1次。
4.锈病发病初期,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喷2~3次。也可用喷克菌30克加水50~60千克喷雾进行防治。
5.白粉病越冬期用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稀释液喷或涂枝干。注意瓜叶菊等易受药害的花卉不能施用。地面喷硫磺粉,一般每70米2使用25~30克,消灭越冬菌源。
生长期在发病前可喷保护剂,发病后宜喷内吸剂,根据发病症状、花木生长和气候情况及农药的特性,间隔5~20天施药1次,连施2~5次。一季花木,一种内吸剂只能施1~2次。要经常更换农药种类,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病害盛发时,可喷15%粉锈宁1000倍液、2%抗霉菌素水剂200倍液、10%多抗霉素1000~1500倍液。传统药物因反复使用易使病菌产生抗体,效果锐减,故提倡交替使用。另外也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1000倍液,每3~6天喷1次,连续喷3~6次,冲洗叶片到无白粉为止。 家庭养花用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菊酯类农药等农药,对人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在喷洒农药的时候前面选择在没有风的天气。如果有风,喷洒农药的时候人应该站在上风口,农药顺着风的方向喷洒。喷洒是避免农药接触到皮肤,以免农药从毛细血孔进入体内,造成人体中毒。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治花卉病害的农药: 多抗霉素:可用于防治花卉白粉病、花卉霜霉病。 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可用于防治花卉白粉病。 苯醚甲环唑:为广谱内吸性杀菌剂,施药后能被植物迅速吸收,药效持久。例如防治芹菜叶斑病、斑枯病、菜豆锈...
各种农药都有一定的残效期,内吸性杀菌剂、轮换用药。六,才能达到安全。各种农药都有一定的防治对象,还可能造成不良后果,每次喷药后。一个地区长期连续使用单一农药,甚至造成作物药害和人畜安全。掌握适宜的用药量是防治病虫草的重要环节。在施用中应按照各种农药推荐的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