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花卉绿植养护专题活动
- 现状:濒危种。本种1963年采自四川天全二郎山团牛坪,1984年再度前往该地时,发现由于森林采伐,生态环境完全改变,该种仅极少数存于灌丛下,陷于绝灭境地。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木,高40厘米左右,根状茎粗短,横卧,仅先端及叶柄基部略被一、二枚深棕色披针形小鳞片。叶密生,叶柄短,长5~7厘米,基部褐棕形小鳞片。叶密生,叶柄短,长5~7厘米,基部褐棕色,向上为禾杆色,光滑,上面有一条纵沟直达叶轴;叶片长30~35厘米,宽5~8厘米,披针形,向两端渐变狭,二回羽裂;羽片30对左右,近对生,平展,无柄,下部多对向下逐渐缩短,基部一对最小,长6~12柄,三角状犷,钝头;中部羽片长2.5~4厘米,宽8~10毫米,披针形,渐尖头,基部不对称,上侧较下侧为宽,截形,与叶并行,下侧楔形,羽状深裂达羽轴两侧的狭翅;裂片10对左右,长圆形,钝头,顶缘有疏圆齿,或两侧略反卷而为全缘;叶脉在裂片上羽状,3~5对,上先出,斜向上;叶坚纸质,干时褐绿色,光滑。孢子囊群圆形,仅生于裂片基部的上侧小脉,每裂片一枚,沿羽两侧各1行,靠近羽轴,通常羽轴下侧下部的裂片不育;囊群盖扁圆形,灰绿色,薄膜质,半下位,老明消失;孢子卵圆形,不透明,表面被刺状纹饰。
地理分布:仅产四川天全二郎山鸳鸯岩至团牛坪,海拔约2450米。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分布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地处“华西雨屋”的中心地带。气候特点是,终年潮显多雾,雨水多,日照少。年平均气温6~8℃,极端最高温28℃,极端最低气温~16℃;年降雨量1800~2000毫米;相对湿度85~90%;全年雾日达280天以上;日照时数不足1000小时。土壤为石灰岩、砂岩、页岩发育的山地黄壤及山地黄棕壤,pH值4.5~5.5。光叶蕨生于阴坡林下,主要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山地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晚春发叶,7~8月形成孢子囊。9月成熟。
保护价值:本属为我国特有,介于蹄盖蕨属(Athyrium)和冷蕨属(Cystopteris)之间,在研究蕨类植物杂交和蹄盖蕨科的系统发育上有一定价值。
保护措施:本种已濒临绝灭,原产地应严禁破坏,宜设法人工栽培繁殖。
栽培要点:采取分株或利用孢子繁殖。 根据叶的起源及形态特征,可分为小型叶和大型叶两种。小型叶没有叶隙和叶柄,仅具1条不分枝的叶脉,如石松科、卷柏科、木贼科等植物的叶。... 鳞毛蕨、石韦等;另外,在同一植物体上,具有二种不同形状和功能的叶。即营养叶和孢子叶,称为异型叶如荚果蕨、槲蕨、紫萁等。我国多分布于.....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幼叶、复叶和根状茎。蕨类植物孢子体非常发达,具有根茎和叶片分化、维管束组织。茎通常是根状茎,真正的蕨类植物亚门的叶,无论是单叶还是复合叶,都是大叶,幼叶长大后伸直,叶有单叶,或复叶或复叶。
形态特征1、叶子。有的科属在同一植株上,先后长出两种不同形状的叶片,一种为正常的绿色营养叶或称不育叶,另一种幼时为绿色,不久即长出孢子囊而失去绿色的孢子叶,这种类型叫叶片二型。蕨类植物的叶片结构除少数属种有栅状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外,仅有海绵状、多少有空隙的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