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 gong peng cao mei ban cu cheng zai pei you shi me ji shu te dian
小拱棚草莓半促成栽培有什么技术特点?

小拱棚草莓半促成栽培有什么技术特点?
  • (1)定植前的准备 定植前施足底肥,一般每667米2施优质有机肥3000~5000千克,然后将土壤深翻30厘米,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充。施用的有机肥一要充分发酵腐熟,二要充分捣细混匀,以免生肥腐熟发热烧伤根系。土壤深翻耙平后进行打畦作垄,可作成高垄或平畦,高垄能降低果间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可有效地防止烂果。高垄一般垄面宽50~60厘米,垄高20厘米,垄沟宽40厘米。平畦一般宽1~1.5米,畦埂高20厘米。
    (2)定植与管理 小拱棚草莓的定植时期与露地栽培大体相同,应在草莓花芽分化前进行。冀中南地区以8月底至9月初为宜。定植过晚由于草莓生长时间短,秧苗不能形成高产植株。定植密度平畦一般为株距20厘米,行距40~50厘米,每667米2栽苗6600~8800株。高垄栽植时每垄栽2行,株距15~20厘米,每667米2栽苗6600~10000株。定植时要随起苗随栽植,最好带土坨移栽,以提高成活率。定植成活后应加强土、肥、水综合管理。新叶长出后要及时摘除老叶,进行浅中耕。幼苗长出3片幼叶后,可结合灌水施少量速效性肥料,每667米2可施氮、磷、钾复合肥10~15千克。对抽生的匍匐茎要及时摘除,越冬前灌冻水。在土壤封冻以前进行地膜覆盖。
    (3)扣棚时期 扣棚可在冬前也可在早春进行,冬前扣棚的优点是省工省时易操作,可延长草莓进行花芽分化的时间,增加花芽分化数量,提高产量,同时早熟效果也好。缺点是棚膜老化快,使用年限缩短,冬季易被大风吹坏,须加强管理。早春扣棚,棚膜使用年限长,但不易操作,早熟效果不如冬前扣棚。在北方以冬前扣棚效果较好。冬前当最低气温降至5℃时,即开始扣棚。河北中南部地区为11月中、下旬,应先覆膜再扣棚。扣棚后白天要注意通风,防止温度过高,棚内最高温度控制在28℃以下。早春扣棚一般在2月上、中旬进行,扣棚过晚早熟效果差。目前在生产上小拱棚栽培采用春季扣棚的较多。
    (4)扣棚后的温度管理 扣棚后温度管理很重要,是栽培成功的关键,扣棚后前几天应封棚保温,并及时破膜提苗,草莓萌芽后进入生长期,随棚温的不断升高,要逐步进行放风,调节棚温。草莓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昼夜温度的要求不同,萌芽至显蕾期,白天15~20℃,夜间6~8℃;开花坐果期,白天20~25℃,夜间最低不能低于5℃;果实发育期应控制在10~28℃,白天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0℃,温度达到30℃时要及时放风。小拱棚空间小,温度日变化较大,一般情况下昼夜温差可达20℃左右,因此,要注意生育期特别是花期的夜间覆盖保温。
    (5)扣棚后的肥水管理 从萌芽、现蕾到开花期,是草莓对肥比较敏感的时期。但这段时间,棚内温度较低,根系吸收能力较差,不宜大量施肥。一般在现蕾期和初花期各追施一次复合肥,每667米2施10~15千克。在水分管理上,为防植株徒长,前期以控水为主,只要土壤不干,植株生长正常,可暂不浇水。生长后期,外界温度升高,拱棚通风加大,加上开花坐果需水较多,土壤易缺水,应及时浇水。浇水要掌握小水勤浇的原则,切忌大水漫灌。为降低棚内湿度,施肥浇水可采用地膜上打孔的方法。保护地草莓最好采用滴灌,滴灌能降低保护地内空气湿度,减较病害发生,可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同时还要注意清除老叶、病叶、枯叶,摘除匍匐茎。花期为提高坐果率,可喷0.2%的硼砂或硼酸。随着温度的升高,当夜间最低温度在8℃以上时,在草莓植株通风锻炼3~5天后可进行揭棚。
    小拱棚栽培草莓,由于棚内温、湿度较高,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因此,应加强病虫害的防治。要做到以防为主,即定植前进行土壤消毒,定植后可根据病害发生情况,采用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应采用生产无公害果品所允许使用的低毒、低残留农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