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 zhao hua shi shi me si zhao hua bie ming shan li zhi shi zao ke zhi wu luo ye qiao mu yuan chan yu dong ya
四照花是什么,四照花别名山荔枝 石枣科植物 落叶乔木 原产于东亚

四照花是什么,四照花别名山荔枝 石枣科植物 落叶乔木 原产于东亚
  • 四照花,大家对这个名字可能比较陌生,但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 山荔枝 ,这个名字大家估计就比较熟悉了。如果没听过,不要紧,我给你介绍一下。
    四照花 四照花别名山荔枝,是石枣科的植物。原产于东亚,属于落叶乔木。因花序外有2对黄白色花瓣状大型苞片,光彩四照而得名“四照花”。
    四照花树形美观圆整呈伞状,叶片光亮,入秋变红,且留存树上达1月有余。秋季红果满树,硕果累累,一派丰收景象。春赏亮叶,夏观玉花,秋看红果红叶,是一种极其美丽的庭园观花观叶观果园林绿化佳品。又因其果实营养丰富可食用,各部分可入药,所以它又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
    四照花的形态特征 1、枝叶
    四照花一般是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在2~5米之间,树枝灰褐色。叶对生,纸质,卵形、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先端急尖为尾状,基部圆形,表面绿色,背面粉绿色,叶脉羽状弧形上弯,侧脉4对~5对。
    2、花
    四照花的花期在5~6月之间,头状花序近顶生,具花20朵~3O朵,总苞片4个,大形,黄白色,花瓣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厘米~6厘米。花萼筒状4裂,花瓣有四瓣,黄色。
    3、果实
    四照花一般在9月开始结果,到10月下旬结束,有些晚的也会推迟带11月上旬。四照花的果实也就是山荔枝是聚花果球形,呈红色,果径2厘米~2.5厘米,总果梗纤细,长5.5~6.5厘米,可以食用和入药。
    四照花的生长习性和分布范围 四照花喜温暖和阴湿的环境、喜欢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喜欢阳光但是也耐阴,且适应性强,能耐一定程度的寒、旱、瘠薄。
    四照花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陕西、山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
    四照花的主要价值 1、药、食两用
    四照花是药、食两用树种,果实可以可鲜食、酿酒和制醋,而入药有暖胃、通经、活血作用,鲜叶敷伤口,可以消肿,而根及其种子煎水服用可补血,治妇女月经不调和腹痛。
    2、观赏价值
    四照花树形美观、整齐,初夏开花,白色苞片覆盖全树,苞片美观而显眼,颇富观赏价值,微风吹动如同群蝶翩翩起舞,十分别致;秋季红果满树,能使人感受到硕果累累、丰收喜悦的气氛,是一种美丽的庭园观花、观果树种。可孤植或列植,观赏其秀丽之叶形及奇异之花朵和红灿灿的果实;也可丛植于草坪、路边、林缘、池畔,与常绿树混植,至秋天叶片变为褐红色,分外妖娆。
    四照花的主要品种 1、秀丽香港四照花
    秀丽香港四照花属常绿乔木,树高可达18米,冬季的时候,全树的树叶都会变成红色,看起来十分好看。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带。有着花多,花大的特点,果实成熟时呈红色,看起来非常喜人。另外秀丽香港四照花的抗寒抗旱性能特别强,每年的春冬季节,树木全株叶片都变成红色,看起来特别壮观。
    2、日本四照花
    日本四照花又名石枣,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等地,树木高度较秀丽香港四照花偏矮,树高大致在9米左右。果实的形状很特别,成熟后呈紫红色。喜欢阳光,稍微耐荫,喜欢排水性好的沙质土壤。
    3、头状四照花
    头状四照花的树木高度在3-8米左右,花型美好,果实成熟后变成黄色,果实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头状四照花的主要产地在我国的西藏南部,另外在云南也有广泛分布,其特点在于,花朵大,果实肥美,是十分优秀的观赏树种,在绿化事业上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看了四照花果实的照片后,小伙伴们是不是觉得四照花的果实很像南方特产的荔枝?其实“山荔枝”就是从这里来的。
  • 四照花,别名:山荔枝,石枣科;原产东亚,落叶乔木。因花序外有2对黄白色花瓣状大型苞片,光彩四照而得名。四照花树形美观圆整呈伞状,叶片光亮,入秋变红,且留存树上达1月有余。秋季红果满树,硕果累累,一派丰收景象。春赏亮叶,夏观玉花,秋看红果红叶,是一种极其美丽的庭园观花观叶观...

  • 四照花。春有亮叶,夏花如蝶,叶果秋红,光彩四照。四照花别名:石枣、羊梅、山荔枝。花语:永恒、回礼。花期:5-6月。四照花原产于朝鲜和日本,现中国东南各省均有分布。初夏开花,总苞片色白如蝶,盛开时如满树的蝴蝶在上下飞舞。叶片光亮,入秋变红,红叶可...

  • 是山茱萸科山茱萸属的常绿植物。分布于江西、福建、广西、浙江、云南、湖南、贵州、四川、广东等地,生长于海拔350米至1,700米的地区,多生在湿润山谷密林中以及混交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木材可供建筑用途。 本种最先于1850年在香港发现,1888年命名,曾被以为是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