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 zi kai hua shi shi me yuan yin
竹子开花是什么原因?

竹子开花是什么原因?
  • 开花原因
    关于竹子开花原因的研究,目前主要还是从开花历史资料的分析、开花现象的观察和开花竹林的调查着手,主要有生长周期说、营养说、外因说、自由基理论、病理学说、个体变异和突变学说等。

    1、生长周期说
    生长周期说认为,竹子开花具有一定的周期,而周期则决定于竹子的内部发育节律。
    生长周期说最有力的证据是竹子的同步开花现象。陈嵘研究了中国和日本竹子开花的历史记载,发现毛竹开花的公元年代为 60的倍数,美国Adamson(1978)报道,白哺鸡竹开花周期约为43a;台湾学者报道,牡竹开花周期为47a;
    浙江箬竹100a开花1次;《昌化县志》记载箭竹曾于公元1491、1541、1607年开花,期间相隔60 ~ 66a。

    Bhupesh Mangla认为,竹子看来有非常同步的生物钟,这就使得同一来源的竹子,不管它们在世界哪一个角落,都在同一时期内开花、结实、死亡。曾有报道说,在英国花园里来自印度和中国的竹子分别与它们在亚洲同一来源的竹子同时开花,开花后竹子产生种子并立即死亡。

    2、营养说
    根据对开花竹林地下鞭系的调查,发现全部或多数立竹开花的鞭系,老鞭所占的比例较大。而老鞭对营养的吸收能力较弱,导致竹子的养分缺乏,从而引起开花。
    上田弘一郎(1960)曾对刚竹竹秆中的碳氮比(C/N)进行了测定,开花的C/N为296.2,而不开花的为140.5,这说明开花竹子的营养严重缺乏,导致开花。
    柴振林等人对雷竹的开花研究中发现,对于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氮(N)、磷(P)、钾(K),无论是竹叶、竹枝,还是竹鞭,不开花的雷竹在花期都保持相对稳定或有所增加,而开花雷竹的竹枝和竹鞭在花前、花期、花后明显地减少,最多的减少达60%以上(钾)。
    同时,在9月开花期,对于雷竹的竹枝、竹鞭来说,包括氮、磷、钾、铁、锌、铜等营养元素,开花雷竹的营养水平低于不开花雷竹的营养水平。
    高培军等人对开花与未开花绿竹进行营养元素研究,发现开花绿竹比未开花绿竹根部的N、P、K元素浓度分别减少17.02%、33.76%、29.84%,竹蔸分别减少27.43%、66.63%、51.17%。
    邱尔发等人对开花麻竹竹叶的N、P、K及灰分进行了研究,发现开花麻竹竹叶中N、P、K及灰分等成分的含量在麻竹竹冠各部位分别比同一年度未开花麻竹低5.40%、23.51%、2.52%和3.30%。
    综合柴振林、高培军、邱尔发等人的研究结果,可以认为,随着开花的进行,一方面,竹子的生长活动比较旺盛,代谢活动加强;
    在生殖生长期,竹叶的N、P、K等营养元素向生殖器官转移,对营养元素的消耗量加大,另一方面,由于某种原因,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相对降低,生长受到抑制,生长势减弱,出现“饥饿死亡”,导致竹子开花后的大量枯死。
    杜凡等人发现,将小薄竹、空心箭竹从原产地开花竹丛中分兜引种于昆明后,最初仍开花,约1a后则停止开花,完全恢复营养生长,而原产地的开花竹从花后几乎死亡。这可能是由于开花竹从经过分兜引种后,营养条件发生明显变化,导致开花的延迟。

    3、外因说
    外因主要是指气候因素和土壤水份因素。竹子的开花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
    气候干燥,竹子对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下降,导致竹子生理代谢失调,抑制了竹子的营养生长,促进了其向生殖生长的转化,从而出现开花。例如,1953年浙江西部发生旱灾,次年西天目山的毛竹林成片的开花。

    4、自由基理论
    J.Gielis等通过开花逆转与环境及营养条件关系的研究,提出了竹子开花的自由基理论。他们发现竹子开花后叶片中超氧化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呈现升高,而过氧化氢酶活力出现下降,经过人工逆转后则出现相反趋势。
    这些保护酶活力的变化表明了开花后植物内防御能力的下降及自由基含量的上升,从而加速了一些竹子的开花发育及衰老,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又可以诱导逆转。
    竹树开花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中国和印度,都有竹树开花会带来灾祸的传说。中国过往经常说“竹树开花,必有大灾”,而印度亦有“竹树开花,饥荒发生”的传说。

    扩展资料:
    竹树开花的机制
    竹的生长周期通常在40到120年之间,视乎不同品种的竹而有所变化。一般来说,新的竹都会从竹的根部长出来的竹笋生长。
    不过,若土壤有异变,例如湿度或养份的转变,所以竹不再适合生长,竹就会开始开花。开花后,花会结出可食用的“竹米”,之后竹树就会枯萎。由于竹林很多时都是由同一棵竹分枝出来,所以竹树的枯萎很多时都会一大片的发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竹子开花
  • 竹子开花的原因:
    1、生长周期说
    生长周期说认为,竹子开花具有一定的周期,而周期则决定于竹子的内部发育节律。

    2、营养说
    根据对开花竹林地下鞭系的调查,发现全部或多数立竹开花的鞭系,老鞭所占的比例较大。而老鞭对营养的吸收能力较弱,导致竹子的养分缺乏,从而引起开花。

    3、外因说
    外因主要是指气候因素和土壤水分因素。竹子开花是一种生理现象,一般发生在天气长期干旱、竹林土壤板结、杂草丛生、老鞭纵横的竹园。
    这是因为竹子严重缺水,营养不足,光合作用减弱,氮素代谢降低,糖浓度相应增高,造成糖氮比较高,为花芽的形成和开花创造了条件。可见,竹子开花是恶劣的生长环境所引起的。

    4、自由基理论
    科学家通过开花逆转与环境及营养条件关系的研究,提出了竹子开花的自由基理论。他们发现竹子开花后叶片中超氧化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呈现升高,而过氧化氢酶活力出现下降,经过人工逆转后则出现相反趋势。
    这些保护酶活力的变化表明了开花后植物内防御能力的下降及自由基含量的上升,从而加速了一些竹子的开花发育及衰老,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又可以诱导逆转。
    扩展资料
    竹子开花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但还因竹种不同而异,一般花期在4至5月换叶的时候。
    开花前,竹株或竹丛常会出现一些反常现象,如生长减弱,出笋量明显下降,竹笋很少甚至不出笋,竹叶变为枯黄色或全部脱落,小枝上生出短小变形的变态叶,植株矮小发黄,很难抽生枝叶等,都是竹子要开花的征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竹子开花
  • 竹子开花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因为恶劣的生长环境所引起的。竹子开花多半和生长环境有着直接的关联,比如天气长期干旱、竹林土壤板结等,由于竹子缺水严重,光合作用减弱,氮素代谢降低,造成糖氮比较高,为花芽的形成和开花创造了条件。预防竹子开花的方法:1、选择起源不同的竹林造林,形成混合竹后即使开花,只要砍掉开花竹,加上适当管理,也可防止竹林成片开花。2、合理伐竹不断挖去竹蔸和较老的竹鞭,及时砍去较老的竹株,经常保持竹株个体幼龄化。
  • 竹子和别的植物不太一样,大多数种类的竹子一生只开一次花。竹子开花之后,还会结出种子,也叫竹米。多数开过花的竹子会慢慢枯萎,然后死去,以后再也不会生出新的竹笋来。

  • 在我们印象中,好像没有看过竹子开花,但实际上竹子是会开花的喔,只是通常植物都会在它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开花,但是竹子却刚好相反,一旦它要开花时,正表示它的生命力逐渐在走下坡了。 我们常见一根根笔直的竹子,节上互生分枝,分枝上再生小竹枝,而翠绿的竹叶就从小竹枝上长出。...

  • 自农委会林业试验所退休的竹类专家李锦明推测, 竹子开花可能像人一样, 是生命大限到了, 加上周遭竹子都是同一地下茎发展而成, 所以有同时开花, 同时枯萎的现象不管如何, 虽然竹子开花的机制尚未完全揭秘, 但是开花应该是生命交替的过程, 老竹死亡, 但是种子带来再生的希望

  • 1、竹子开花是正常的情况,只不过竹子开花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看到它开花。2、当环境突变长时间处于恶劣的情况下,它会提前开花,则表示当前的环境不是很适合它的生长了。3、竹子在开花之后会死亡,因为它会集中全部的养分来开花结出种子,以自播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