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花卉绿植养护专题活动
- 1.香椿立枯丝核菌
(1)症状识别:该病通常发生在香椿苗期。幼苗出土后,由于幼苗较嫩,茎未木质化,病菌容易侵入,幼苗死亡。
(2)病原体:立枯丝核菌,一种属于亚门的真菌。该菌株不产孢子,主要靠菌丝体传播繁殖,在土壤中越冬。菌丝体可以直接入侵宿主,通过水流和农具传播。病原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4℃,最高温度为40~ 42℃,最低温度为13~15℃。过密播种、过早间伐、持续降雨或高温易诱发该病。
(3)控制方法:①农业控制降低苗床湿度,减少感染途径;幼苗真叶出来后,及时耕作,疏松土壤;当植株长到2~3片真叶时,应及时间苗。(2)0.2%种子重量拌种,进行化学防治;播种前后,将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细土混合,然后盖上上盖和下垫,每平方米10克;发病初期,用20%三聚磷酸甲酯1200倍液或15%恶霉灵450倍液喷雾。
2.香椿白粉病
(1)症状识别: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被病原体感染后,叶片上生出不明显的绿色斑点,不规则,然后逐渐扩大成小的星形粉斑。在严重的情况下,叶子上覆盖着白色粉末。秋天,叶背病斑上产生小颗粒,先黄棕色,后黑色。
(2)致病原因:病原体为榛子。它以蒴果壳封闭的病叶越冬,经风雨传播。细菌萌发和入侵的适宜温度为15~ 30℃,相对湿度在85%以上。随着温度的升高,感染速度越来越快。因此,该病属于高温高湿病害,在田间高温干旱或高温高湿交替时,容易发生和传播。
(3)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生产完成后,清除枯枝落叶等植物残体,减少初次感染的机会;合理的施肥和灌溉可以培育健壮的幼苗和植物,增强抗病能力。②病害防治前期叶面喷施硫磺粉,病害防治中期喷施15% 酮1500次或硫黄凝胶悬浮剂300次。保护区也可以用百菌清气雾剂熏蒸,剂量0.3kg亩。
3.香椿叶锈的部门处理
(1)症状识别:发病叶片早期出现黄色斑点,然后叶片背面出现瘤样突起,逐渐变黄,提早脱落。
(2)病原体:香椿锈孢子。夏孢子球形或卵形,表面有细瘤,壁厚;冬孢子近球形或三角形,暗褐色,三个细胞呈“Pin”形排列,孢子梗无色不脱落。病原体的适宜环境为25℃左右,相对湿度在85%以上。一般6月发病,7-9月发病最重。
(3)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和生产后,及时清除病叶,减少传染源;(2)防病初期,每10~15天喷0.2~0.3波美硫合剂或15% 酮800次,连续喷2~3次。
4.香椿黄萎病
(1)症状识别:香椿黄萎病主要侵染叶片。病叶先从植株下部出现,逐渐向上蔓延。病叶呈不规则绿色,先黄后浅褐色,最后脱落。
(2)病原体:大丽轮枝菌是大丽轮枝菌的病原体。黄萎病菌的分生孢子梗直立,分枝旋转,顶端产生孢子,分生孢子呈椭圆形。单细胞。病原菌在病株残体上和有菌丝厚垣孢子和菌核的土壤中越冬,第二年病原菌从根部伤口侵入导管,影响水分运输,引起病害。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5~28℃。湿度大的夏天容易生病。尤其是土壤湿度高的时候,更容易发病。
(3)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选择4~5年未种植棉花、瓜类、豆类、茄科蔬菜等易发生黄萎病的作物的地块,种植香椿;做高脊以减少雨水携带的细菌。(2)化学防治在受影响的土地上,每平方米钻25个深度为15~25厘米的孔,倒入4公斤二溴甲烷溶液,用土随灌封孔,防止药物气体蒸发。此外,可使用500倍多菌灵溶液灌溉根系,施用量应根据树体大小确定。一年生苗每株使用0.3~0.5公斤溶液,多年生苗适当添加。
5 香椿腐烂病
(1)症状识别:病位主要是树干的分枝、大分枝、树干。发病初期,患病部位呈深褐色水渍,稍有肿胀,患病部位皮质组织变软,用手挤压时有水渗出。病斑失水后,树皮收缩下沉,有时开裂,病斑边缘明显。后期,病斑上长出许多小头状突起。当病斑环绕躯干时,传导组织被破坏,导致患病部位上方躯干死亡。
(2)病原体:病原体为乌桕,以孢囊壳、菌丝或分生孢子在患病部位越冬,如图4-7所示。该病的适宜条件为温度15~20℃,相对湿度85%。在黄河下游,3 ~ 4月份通过风、雨、虫传播大量子囊孢子,发病期为5 ~ 6月,7月份逐渐缓解,9月份停止发育。该菌株为弱寄生菌株,常感染树势弱、生长差的树木。
(3)防治方法:①加强农业防治中的浇水施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植物抗病能力;冬季加强防护措施,避免冻害,减少感染机会;剪掉敏感的树枝。(2)治愈病斑,用药(退菌肽或托布津)。
6.香椿干燥(也称为环疾)
(1)症状识别:该病在香椿苗圃发生严重,主要危害幼树树干和生长势弱的树木。发病初期,患部表皮呈褐色,后期表皮出现密集黑点。严重时整株树皮萎缩,树干逐渐死亡。钱树阴面的发病率较低,阳面的发病率较高。
(2)病原体:病原体为香椿根霉干病原体。在有分生孢子的树上越冬越冬,第二年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初次侵染。该病的适宜条件为温度20~22℃,相对湿度90%。在黄河中下游,该病通常发生在3月至4月。早期寄生在易感枝的皮下。分生孢子成熟时,突破树干表皮,出现许多致密的小黑点。
(3)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要及时清除、破坏易感枝,减少病源;培育壮苗,增强植物抗病能力;树干被漆成白色。(2)化学防治:在病斑上打洞,深至木质部,然后用10~12倍的碱水或200倍的70%托宾溶液覆盖。
7.香椿根腐病(又称紫羽病)
(1)症状识别:疾病从幼根和新根开始,逐渐扩展到侧根和主根。发病初期,病根表面出现淡紫色疏松的棉絮状菌丝体,然后逐渐整合成颜色较深的网状。病根整个表面被深紫色短绒菌丝覆盖,菌丝上出现微小的紫红色菌核。有病的根腐病的皮层很容易剥落。木质部初期黄棕色,湿腐,后期淡紫色。疾病扩散到根颈后,菌丝继续向上延伸,包围干基。病株地上部分的症状是顶端不萌,叶形短、黄、皱缩卷曲,枝条干枯,最后全株枯萎死亡。
(2)致病原因:病原体为紫花硬蜱,其菌丝 于病害根部,或其菌核潜伏于土壤中越冬。春季土壤潮湿时,开始侵入幼根,夏季根面形成紫色菌丝层,使根皮腐烂。在雨天和夏秋两季排水不畅时容易发生。致病菌的适宜环境是中温(20~22℃)和高温。
(3)防治方法:①选择地势高、土地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农业防治;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重视雨季排水。(2)化学防治前,将树苗根部用5%石灰水或200倍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并种植;种植后行间以1: 2: 200喷洒波尔多液进行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苗洞用石灰处理;发病期喷洒0.5%硫酸铜溶液。 - (1)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浇水,及时中耕,雨后及时排水。(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3)注意选育抗病品种。(4)发病初期喷淋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浇灌45%代森铵水剂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经1个半月可康复。此外,浇灌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2个月后也可康复。
- 是因为对香椿树没有注射防止腐烂的药物,在香椿还没有长出牙的时候,就要对整个树进行农药的喷洒,防止这种病。
- 此病主要为害幼苗和半成株。幼苗染病多造成芽腐、立枯或猝倒。防治方法有选择排水良好的高燥地栽种,培育壮苗,适时间苗。生长期防止田间积水,避免施肥烧根,忌用大水漫灌,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进行药剂防治。
该病常与沤根症状相似,属真菌病害。病菌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过冬,一般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发病,5月进入发病盛期,其发生与气候条件关系很大。苗床低温高湿和光照不足,是引发此病的主要环境条件。育苗地土壤粘性大、易板结、通气不良致使根系生长发育受阻,也易发病。另外,根...
可能是施肥管理不当。香椿种植管理:1、土壤:种植香椿选需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沙性土和土质肥沃的田块,种植前需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底肥。2、种植:选择健康的香椿树苗,将其种植在土壤中,然后将上层土壤压实,最后适量补充水分即可。3、管理:香椿种植后,需适...
根腐病产生的原因是真菌。该病常与沤根症状相似,属真菌病害。病菌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过冬,一般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发病,5月进入发病盛期,其发生与气候条件关系很大。苗床低温高湿和光照不足,是引发此病的主要环境条件。育苗地土壤粘性大、易板结、通气不良致使根系生长发...